城墻開城門迎接第六屆網(wǎng)媒采訪團

城墻上下

城墻內(nèi)外
西安城墻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筑起來的,由于唐朝末年戰(zhàn)亂頻繁,遭受了很大的破壞。唐末天佑元年(公元904年),駐防長安的佑國軍節(jié)度使韓建,因原來城大不易防守,于是對長安城進行了一次改筑。改筑時放棄了長安的外郭城和宮城,只把皇城加以改修,封閉了皇城的朱雀、安福、延喜三門,北開玄武門,以便防守,但對城垣并未擴大或改修。以后歷經(jīng)五代的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到宋、元兩代,城的名稱和建制雖屢有變換,但城垣規(guī)模卻無改變。元代時西安稱為奉元城,是西北的一個重鎮(zhèn)?,F(xiàn)存城墻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(1374-1378),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。

西安古城墻

西安古城墻

開放的西安古城墻
來源:荊楚網(wǎng) 編輯:于姝楠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