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|||||||
隨著高考的臨近,各種高考復習APP軟件日益火爆,部分APP下載量甚至超過50萬。有的APP軟件喊出“輕松提高20分”的口號。這些APP真的能提高成績嗎?
記者采訪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高考復習APP都是搜集網(wǎng)上的資料“攢”出來的。專家建議考生最好跟著老師的節(jié)奏復習,不要迷信靠軟件就能提分。
高考APP數(shù)量真不少
隨著高考的臨近,借著萬眾關注高考的大好時機,各個軟件企業(yè)紛紛推出“高考復習APP”。
高考必備、2015高考復習寶典、高考直通車、高考試題庫、高考通、高考分析師……28日,記者在360手機助手、豌豆莢軟件商店上搜索“高考”出現(xiàn)了上千個軟件。這些APP的下載量多在十幾萬,最多的已超過50萬。
“高考提分寶典,輕松提高20分!”“下載一個APP,幫您實現(xiàn)大學夢!”……各種軟件打著各種宣傳口號,有的標著“最新、權威”等字樣。
高三學生小宋也裝過幾個高考復習類APP,查看之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,APP里面很多知識點都不全,有的還有錯別字。
記者用手機下載了一款名為“2015高考復習寶典”的APP,包含語文、英語、地理等6個學科的復習要點。打開地理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其中標著高考地理考點分為1—5章,隨意選擇一章,其內(nèi)容和百度文庫中的“地理知識點”是一樣的。百度文庫中文檔上傳時間為2011年。隨后,記者又點擊語文、英語等板塊,發(fā)現(xiàn)APP中很多內(nèi)容在百度文庫中也出現(xiàn)了,連排序都是一樣的。
軟件傍高考惡意扣費
記者又下載了幾個與“高考復習”有關的APP,發(fā)現(xiàn)這些APP中的內(nèi)容,多數(shù)都是搜集網(wǎng)上的資料“攢”出來的。
另外,有很多高考復習APP都內(nèi)置廣告。有的APP還以學幣為“誘餌”,吸引考生。記者打開一款手機APP《高考必備》,點擊里面的一項高考真題,手機頁面馬上彈出一個提示,本高考真題只需50個學幣就能永久使用,想看真題請購買學幣。
除此之外,考生可以通過完成任務來獲取學幣,要求考生必須強制安裝一些APP推薦的軟件。軟件類型主要是購物、游戲等。
長春一軟件開發(fā)公司的工程師王先生告訴記者,“這種高考復習軟件主要是傍高考這一熱點刷點擊量。一旦點擊量增加,那么軟件的收入也會增加,這要比開發(fā)軟件有保證,投入也更少?!?/p>
在此,本報提醒考生,去年高考前夕,就有很多借高考之名的惡意軟件出現(xiàn),360手機衛(wèi)士共攔截到142款借高考之名的惡意軟件,一旦安裝,考生們將面臨隱私被竊取、廣告彈窗、手機后臺私自下載軟件、惡意扣費等多種惡意行為。
■專家
考生別輕信APP
跟著老師復習
“考生不要迷信APP能提分這種說法,不要把它和提分掛鉤。”吉林省骨干教師、吉林省實驗中學侯天寶老師認為,考生復習還是要回歸教材,尤其是在課堂上,最好跟著老師的節(jié)奏復習。這種APP只能起到一點輔助作用,考生不要認為靠它就能提分。
長春市十一高中辦公室主任姜學鳳說:“這種軟件只是一種輔助手段,我認為這種軟件都是商家開發(fā)出來的,商家考慮的更多的是商業(yè)利益,和真正的高考升學很難有必然的聯(lián)系?!彼J為老師在提高學生成績方面的作用會更大。考生應該跟著老師們的思路來復習,在復習時,應該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系統(tǒng)梳理,對自己強項、弱項進行分析。
作為老師,也要提醒學生不要迷信這種軟件。
除此之外,他發(fā)現(xiàn)有的考生除了迷信這種APP外,甚至去參加“押題會”,這種投機的心理是要不得的。建議考生去除掉這種投機和浮躁的心理,在老師的輔導下認真復習。
記者 畢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