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大博士生朱政騏(右)和北藝大碩士生王柏鈞在年貨大街扮成“人肉春聯(lián)”,聲援百萬名派遣臨時工。
中國日報網消息:中新網報道,據臺灣《聯(lián)合報》報道,7日下午年貨大街出現(xiàn)一幅“人肉春聯(lián)”,由臺大博士生朱政騏和北藝大碩士生王柏鈞裝扮,上面寫著“明年工作在哪里”、“每逢春節(jié)倍焦慮”,橫批是“救救派遣工”。他們希望透過這項活動,為全臺灣百萬名沒有年終獎金的派遣臨時工發(fā)聲。
朱政騏日前因吃牛糞抗議美國牛肉進口一炮而紅。他說,日前臺北市勞工局開放500個月薪17600元的“黎明專案”職缺,就有3000人搶,但這些臨時工作不但薪資低,也不穩(wěn)定。
他表示,依“勞基法”規(guī)定,有繼續(xù)性的工作應訂不定期契約,不應該使用派遣臨時工,但許多機構卻大量使用派遣臨時人員。他透過“立委”向各“部會”搜集派遣人員資料,發(fā)現(xiàn)派遣人員比率最高,超過1.6萬人,是預算編制內員額的2.1倍。其次是“農委會”,預算員額1802人,派遣人員就有3678人。第3名是“新聞局”,正式員工478人,派遣員工372人。
朱政騏說,扮成春聯(lián)站在門旁邊,因為門象征出路和希望,希望喚起民眾對派遣問題的關注,并呼吁如果有任何一年以上的繼續(xù)性工作者,都應該改成正式聘用,同工同酬。
他也表示,年貨大街只是第一站,未來在過年期間將繼續(xù)向馬英九、吳敦義以及“勞委會主委”王如玄“拜年”。
(來源:中新網 編輯:歐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