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國感知的“安全壓力”中,首要的并非新興國家向美國本土權益提出索求,而是它在在國際??针姶趴臻g中的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面臨競爭。在這些所謂人類“公地”領域,美國長期以來具有壓倒優(yōu)勢:它在太空發(fā)展了最多最精良的遙感探測能力,對整個地球實施全時段全空域的信息偵察與掃描;它在廣闊的海域中部署了海底信息偵測系統(tǒng),對其他大國的近?;顒佑枰試烂鼙O(jiān)視;它也在電磁空間對整個世界予以密切監(jiān)控,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的攻防競爭中長期處于領先。
但隨著新興大國的興起,美國感到它在上述領域的優(yōu)勢在縮小,因此正采取措施,竭力維護其傳統(tǒng)勢力范圍。同我國直接相關的,是美國利用現有國際法來制約中國的海上權益,并推動制定新的國際法規(guī)來限制我國的相關權益。由于對《聯(lián)合國海洋法公約》關于海床的規(guī)章不滿,美國在加入了該公約后對公約長期不予批轉,但在感到具有更多緊迫性以該公約來限制我國的南海權益后,奧巴馬政府加快了推動美國國會批準該公約的步伐。美國還大力推動一些東盟國家擬訂《南海各方行為準則》,試圖將我國納入這一體系,限制我國在維護南海權益時的政策選擇。在奧巴馬總統(tǒng)的下個任期中,美國很有可能繼續(xù)對此予以推動因而中美相關矛盾還將加深。
在我國提出建設海洋強國戰(zhàn)略的同時,美國在我國周圍海洋地區(qū)牽制中國的步伐也在加快。在我國東海方向,中日之間長期存在著關于釣魚島的爭議,美國是當代這一問題的始作俑者。美國在1972年將釣魚島的“施政權”非法給予日本,但曾表示這并不表示日本對釣魚島擁有主權,這一政策至少延續(xù)到1991年。從2001年起,美國明顯改變這一政策,認為美日安保條約對釣魚島適用。到了奧巴馬總統(tǒng)任期,美國的這一調整達到顛峰,美國國務卿以及國防部長近年來分別公開申明了干預政策。美國政府的力挺,不啻助推了日本政府近期關于釣魚島問題的強硬立場。這一態(tài)勢,恐怕在奧巴馬總統(tǒng)的第二任期內難以逆轉。
奧巴馬總統(tǒng)對朝鮮棄核已不抱希望,有可能在其第二任期對朝做出妥協(xié),以在朝鮮至少接受“凍核”的前提下穩(wěn)定朝美關系以及東北亞局勢,這對我國同時提供了機遇與挑戰(zhàn)。在伊朗核問題上,奧巴馬政府還將首選合作削減核威脅,但在美伊核博奕徹底失敗后更有可能敢于鋌而走險,至少他已無再次連任之壓力,而且美國已暫無對其能源安全的過度憂慮。這些因素,都同時給中美關系提出同以往不同的新機緣和新風險,需要我國仔細盤量,妥善應對。
顯然,促使美國繼續(xù)予和平方式來解決國際爭端以優(yōu)先考慮的動力仍然存在。美國經濟不振以及美國與世界的高度依賴,仍然是奧巴馬外交政策的國際合作性的現實來源。美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將增進未來的國際穩(wěn)定。中美擴大雙方關系中的共利因素,也必然有助于奧巴馬總統(tǒng)第二任期雙方關系的穩(wěn)健發(fā)展。
作者:沈丁立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、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
(來源:中國日報網 編輯:孫恬)
>>> 2012美國大選專題 點擊進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