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中國師資培訓履約班在上海舉辦
由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、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(qū)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(下稱“亞太中心”)和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共同主辦,文化部非遺司、外聯(lián)局指導的“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中國師資培訓履約班”于2016年11月7日至14日在上海大學舉辦。

開班式
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歐敏行女士出席了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式,文化項目的兩名代表參加了培訓。歐敏行女士在致辭中指出,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代代相傳的珍貴文化遺產,2003年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的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標志著國際社會對這種文化表達方式的認可和支持,至今已有170個締約國。

歐敏行女士在開班式上致辭
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晨陽先生提到,中國自2004年成為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締約國以來,在公約精神的引領與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共同努力下,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踐操作與理論研究齊驅并進,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。十余年來,相關法律體系逐步建立,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基本形成,工作機構也逐步完備。今年6月,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《操作指南》新增了“在國家層面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”這一章節(jié),為各國非遺保護工作的進一步發(fā)展提供了理論支撐。當前,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,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,學習和重溫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和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》非常必要。
- 亞太地區(qū)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(yōu)秀實踐(截至2020年)2018-12-06
- 亞太地區(qū)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(截至2020年)2018-12-06
- 亞太地區(qū)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(截至2020年)2018-12-06
地址:中國北京朝陽區(qū)來廣營西路81號
郵編:100021
電話:86-10-64966526
傳真:86-10-64969281
郵箱:administration@crihap.cn